·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·
根据1月20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,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6%,两年平均增长6.1%。其中,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8%,两年平均增长6.6%。前11个月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8%,两年平均增长18.9%,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6.98%,为近年来较高水平。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制造业投资稳步回升,同比增长13.5%,保持较快增长态势,两年平均增长4.8%。工业出口保持较快增长,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7.7%,两年平均增长8.3%。
产业转型方面,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,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提高到55%和74.4%。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.2%,工业机器人、集成电路等新兴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4.9%和33.3%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,同比增长1.6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·资本快速涌入·
“松山湖的机器人企业要被创投们抢光了”,这是自去年中旬以来,便在创投圈广为流传的一句话。科技创新时代,政策红利发酵,人工智能“蠢蠢欲动”,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,工业机器人渴望突破与自新。
2021年12月28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,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在“十四五”时期迈向中高端水平。
图源:工信部
“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,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/万人,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。”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,2020年,国内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;“十三五”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%,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.2万套增长到21.2万套,年均增长31%。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1年1月至11月,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3万套,同比增长49%,产量继续创历史新高。此外,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,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将达72.7亿美元。
图源:华经情报网
政策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技术变革助推工业机器人品牌国产化加速,下游应用领域拓展倒逼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扩容,多重利好因素共同催化下,我国工业机器人订单量增长趋势确定性较大,也引起资本高度关注。《金融时报》记者根据IT桔子统计,2021年,仅在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便发生了90起融资,融资金额超过200亿元,为2020年融资额的两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·机器人底盘·
而不管是工业机器人还是移动机器人,机器人底盘的技术都是重中之重,机器人底盘的技术壁垒在于,不同场景下的多传感器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。从物理层面上来看,机器人底盘则主要是众多传感器的集成,激光雷达、双目视觉、超声、红外、以及轮毂电机、轮子等必要的悬挂。而如何将物理层面的硬件进行集合,则需要相应的算法和软件等相应技术。
目前SLAM是业内主流的定位导航技术,当我们谈到SLAM时,最先问到的就是传感器。SLAM的实现难度和传感器的形式与安装方式密切相关,传感器分为激光和视觉两大类,所以SLAM定位导航技术中有激光SLAM和视觉SLAM之分。
激光SLAM脱胎于早期的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,激光雷达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测量更快更准,信息更丰富。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物体信息呈现出一系列分散的、具有准确角度和距离信息的点,被称为点云。通常,激光SLAM系统通过对不同时刻两片点云的匹配与比对,计算激光雷达相对运动的距离和姿态的改变,也就完成了对机器人自身的定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什么是视觉SLAM呢?
眼睛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,视觉SLAM也具有类似特点,它可以从环境中获取海量的、富于冗余的纹理信息,拥有超强的场景辨识能力。早期的视觉SLAM基于滤波理论,其非线性的误差模型和巨大的计算量成为了它实用落地的障碍。随着近年相机技术和计算性能的进步,实时运行的视觉SLAM也已实现。
视觉SLAM的优点是它所利用的丰富纹理信息。例如两块尺寸相同内容却不同的广告牌,基于点云的激光SLAM算法无法区别他们,而视觉则可以轻易分辨。这带来了重定位、场景分类上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。
从应用场景来说,视觉SLAM的应用场景要丰富很多,在室内外均可工作,但是对光的依赖度很高,在暗处或无纹路区域无法工作,激光SLAM主要被应用在室内,用来进行地图构建和导航工作。
总的来说,激光SLAM是比较成熟的机器人底盘定位导航技术,而视觉SLAM技术是未来研究的主流方向,目前大部分厂商将视觉SLAM技术作为卖点配备在高端产品上,由于成本太高,尚且难以下沉到主流市场。
未来,多传感器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,加快硬件处理能力、软件算法能力迭代,将视觉SLAM、激光SLAM取长补短,优势结合,为市场打造出最优的SLAM方案。
参考资料:工信部
国家统计局
华经情报网
21IC电子网